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2020年)

作者: 时间:2020-09-28 点击数: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开展2020年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赣教职成[2020]23号)要求,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20715日开始认真组织开展职业院校数据采集工作815日前按要求完成了校长、教师、学生问卷的填答工作,完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情况、师生情况、专业情况等三个数据表的信息采集和上报工作,上报数据通过省教育厅审核。现以此数据为基础,围绕《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中的评估指标开展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况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集农林、生物、工程、信息、经济、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原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和江西省农业干部学校合并后于2003年6月升格而成,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厅。学院于201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7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国家优质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两专业成功入选全省“双高计划”之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计划

学院占地面积49.7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47万平方米。截止2019年9月1日,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933.55万元,图书馆藏书49.43万册。校内实践基地6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6个,其中国家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专业能力建设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中心4个。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农业部农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农业部现代农技培训基地等6个培训基地。

截止20199月1日,学院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学历教育在校生实际为7850,加上2020年上半年报到的扩招生3139人,则为10989人(以下涉及在校生数以7850人为准,因为按规定的统计时点,扩招生还未报到。设有系二部,开设了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饲料与动物营养、园林技术、休闲农业、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高职教育专业40个,其中全省“双高计划”之优势特色专业建设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

截止20199月1日,学院有专任教师37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7,具备“双师”素质的153人。现有省级高校教学团队2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有20余名教师担任着行业学会主委、常务理事等社会兼职。

二、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分析

学院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特别是十年来举办高职教育的过程,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学院不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办学基础能力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近三年来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逐年增加(见表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一直维持在12000元以上。充足的办学经费为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1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年度

2017

2018

2019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万元)

10833.52

13254.35

16716.71

在校生人数(人)

6777

6711

7850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元/人)

15985.72

19750.19

21295.17


2.教学仪器设备

近三年来院逐年增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见表2),2018年较2017年增长11.73%,2019年较2018年增长13.92%,每年新增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均超10%以上,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每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实际均在5千元以上,远超评估指标要求的4千元的标准线。


2  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年度

2017

2018

2019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3876.31

4330.86

4933.55

在校生人数(人

6777

6711

7850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人)

5719.80

6453.38

6284.78


3.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

截止201991日,学院校园占地497390.3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3.36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为124349.43平方米,生均面积达到15.8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超过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对高职农业院校生均占地面积59平方米的合格线;因2019年7月高职扩招165人,造成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数略低16平方米的合格线(如果不扩招,此生均数为16.18,略高于合格线

4.信息化教学条件

近年来,院加快数字校园建设进程,构建统一的校园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接入互联网出口宽带350Mbps,教学用终端(计算机)848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0.80台,网络信息点数1020个,数字资源总量8869Gb,上网课程219门。信息化平台涵盖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OA、招生就业等各个领域。

5.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始终把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按照优化校内资源、拓展校外资源的思路,通过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6个,校内实践基地62个,拥有校内实践教学工位3393,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达到0.43个,基本满足学院开展实践教学的需要。以2018学年为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达到3654000

(二)师资力量

截止20199月1日,拥有专兼职教师470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371人、校兼职教师9校外兼职教师90,生师比为16.701。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82人,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22.10%(合格线为20%以上)校内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153占校内专任教师数的41.24%。

(三)人才培养

1.课程开设结构

学院在课程建设中坚持“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2018-2019学年学院开设课程总数449门(不含网络课程),其中A类课程108门,B类课程253门,C类课程88门。各专业课程总课时数为60184学时。专业课程结构为:A类课程14352学时,占23.85%;B类课程28860学时,占47.95%;C类课程16972学时,占28.20%。课程属性结构为:公共课课时数为8088学时,占13.44%;专业基础课课时数为14588学时,占24.24%;专业课课时数为37508学时,占62.32%。

2.校外基地实习时间

学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前往10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2018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高达3654000人时,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58.18天(或465.48小时)。

3.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学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夯实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截止20199月1日,学院总计企业订单班学生970人,占在校生数的12.36%

4.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学院重视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教学工作任务,近几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加。2017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为192.21万元,2018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达到263.71万元,较2017年增长了37.20%2019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有所回落,也达到210.96万元

(四)学生发展

1.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学校致力于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推动并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学生获取资格证书的人数逐年增加。近三届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分别为:2017719人,2018720人,20191004人。在2019毕业生中,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毕业生100%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资格证书毕业生数的增加,为毕业生就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直接就业率

始终将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学院建立了由专职就业指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人事经理组成的就业创业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学院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校园网和就业宣传栏为平台,及时收集筛选发布就业信息,建立了完整可查的就业信息库,让毕业生及时获取有效准确的就业信息;通过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组织大型供需见面会、日常专场招聘会和业务洽谈会等形式,确保毕业生就业信息广、工作岗位优、专业对口强。学院还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三年2019年院就业率偏低外,另两年均高于85%(详见表3)。


3  近三年毕业生直接就业率统计表

序号

年份

毕业生人数

直接就业数

就业率

1

2017

2262

2001

88.46%

2

2018

2428

2408

99.18%

3

2019

2104

1623

77.14%


3.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比较高。以2019届毕业生为例,其对口就业率约为68.71%,其中:非常对口为18.86%,对口为26.88%,比较对口为22.97%。

4.毕业生就业去向

近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多元化,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一是升学与参军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以升学为例,2017-2019毕业生中升学人数分别为3人、9人、28人,分别占当年毕业生总数0.13%、0.37%、1.33%是自主创业人数实现了突破。数据显示,学院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自主创业人数达7人,比上年(4人)增长75%。三是在当地就业人数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人数均呈上行趋势近三年毕业生中就业数分别是2001人、2408人、1623人,其中留在当地就业人数分别为655人、1122人、901人,占比分别为32.73%、46.59%、55.51%,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人数分别为245人、1866人、1574人,占比分别为12.24%、77.49%、96.98%。这些反映出学院人才培养满足当地和基层社会需求能力不断增强。

5.毕业生就业状况满意度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对就业状况满意度比较高。以2019届毕业生为例,85.89%的毕业生对就业状况满意,与2018届相比基本持平,总体来看满意度较高。

(五)社会服务能力

1.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学院紧贴地方产业办专业,及时跟踪区域产业需求的变化,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学院开设的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园林技术等27个专业均为我省支柱产业相关专业。

学院坚持“三服务”(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行业、企业、产业,服务社会建设)办学方向,根据自身办学基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注重内涵、适度规模、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办学定位,科学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立足大农业,建立农林牧渔类专业为主体,涵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贸、机电等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2019年,学院开设高职专业数40个,涵盖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数为13个,占学院专业总数的近1/3。

2.专业点学生分布

学校专业设置把握以农立足,坚持服务“三农”、注重内涵、适度规模、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办学定位,立足大农业,以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园林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应用类专业为主体,涵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贸、机电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已形成稳定的专业发展特色。2018-2019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6810人,其中农林牧渔大类专业2,48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6.52%;电子信息大类专业1,16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7.05%;财经商贸大类专业1,44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1.15%;土木建筑大类专业25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4%;装备制造大类专业51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62%;生物与化工专业483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09%;文化艺术大类专业296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34%;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169,占在校生总数的2.48%专业点学生分布情况体现了学校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行业发展需求的紧密契合。

3.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近几年,随着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不断提高,学院计划招生数不断增加,其中统招生计划2017年为2929人,2018年增长至3058人,2019年增长至3343人;自主招生计划2017年为129人,2018年增长至500人,2019则大幅度增长至4020(含社会扩招生)。伴随着计划招生数的增长,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也整体良好,尤其是2019年自主招生异常火爆,报考人数多达6417人,超出自主招生计划数的59.63%,高质量完成了招生计划。

4.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学院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作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江西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江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学院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承担农业部的各种项目培训,还承担江西省农业厅有关局、处以及其他社会机构的委托培训任务。以2018—2019学年为例,学院为江西农业、农村和区域经济发展承接了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方面的培训1578人次(详见表4),培训人日数高达15402,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近年来培训任务较重,学院收到的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到款额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017年为595.60万元2018年为308.43万元,2019391.54万元。这些均表明学院服务社会能力较强

表4  2018-2019 年度承担培训项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培训班名称

培训时间

人数

1

基层兽医实验室检测人员培训第6期

20180902-0907

26

2

基层兽医实验室检测人员培训第7期

20180909-0914

19

3

青年农场主2017年第一期

20181008-1017

54

4

青年农场主2017年第二期

20181022-1031

53

5

青年农场主2018年第一期

20181105-1114

80

6

青年农场主2018年第二期

20181119-1128

102

7

农业职业经理人

20181210-1220

52

8

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猕猴桃)

20180925-0930

50

9

无人机驾驶操作员

20181203-1206

81

10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1-2期

20181009-1019

51

11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3-4期

20181022-1101

60

12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5-6期

20181104-1114

56

13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7-8期

20181118-1128

53

14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9-10期

20181202-1212

66

15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11-12期

20181209-1219

71

16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13-14期

20181220-1230

59

17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15-16期

20190102-0112

143

18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17-18期

20190113-0123

181

19

2018年基层农技员第19-20期(补办)

20190304-0314

136

20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

20190422-0426

88

21

2018年现代青年农场主第二轮培训班

20190902-0911

97


合计


1578

5.职业技能鉴定开展情况

学院在涉农专业中大力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证制”,涉农毕业生都要取得一个以上与专业相关的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切实做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相融合。其中2017-2018年度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批次,合格获证人数为1965人次,其中本校学生1733人次,社会人员234人次。2018-2019学年,学院共完成3012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有2452人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学院学生获证1849人,乡镇农技人员和农业专业户获证603人。

6.科技服务情况

学院鼓励、支持教师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为周边和省内外养殖户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2018学年,学院专家曹端荣、王春泉、覃嘉佳等多人参加农村农业厅科技大讲堂活动,分别深入到吉安市新干县、赣州市瑞金市、宜春市宜丰县等地开展农业科技大讲堂宣讲活动;省牛羊产业技术体系肉牛岗专家、学院教授黄解珠,省休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设计岗专家、学院副教授石和芹等人多次组织教师深入我省各地调研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并进行技术指导。2018学年还成立了学院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2个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队,并于2019年6月下旬与院团委联合到扶贫点——井冈山市新城镇排头村开展科技扶贫活动。

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近两年来,学院在省农业农业厅、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内涵建设,人才培养工作跃上新台阶。但是,与政府、社会的期望相比,与国家示范校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办成人民更满意的职业院校,还有一些难题需要破解。

(一)高职生源多样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生源变化带来的问题,既有涉农院校生源质量下滑,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降的问题,更有高职扩招带来学院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生源对象的多样化,如何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的对策:一是加强专业群建设,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在提高现有课程、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共享的基础上,加大硬件教学资源投入,优化软件教学资源;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让更多优质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企业技术、设备、兼职师资、管理等要素的育人效应,确保扩招后教学资源不稀释,培养质量不下滑。二是优化学院管理的制度体系,搭建个性化成才之路。针对扩招后生源结构的变化,创新教学、学生、人事管理等制度,开展完全学分制试点,推进“柔性化”管理,为起点各异、目标有别的各类学生搭建个性化成才之路,让他们走上社会后拥有出彩人生。

(二)“双师型”师资要求带来的的挑战与对策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提出“双师型”教师要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的数量要求,而且还提出了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要求。当前学院“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均还有待提高。如何有效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较快地提高学院“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也是学院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的对策:一是进一步制定、修改和完善人才引进的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二是加强与企业合作,强化“双师型” 教师培养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三是聘请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任教,充实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莲塘北大道1636号  邮编:330200  办公室电话:0791-85717558(兼传真) 许可证编号:赣ICP备05007856号  

招生就业办电话:0791-85739800   0791-87877238